<< 返回

低视力的定义

2018-09-05 2150

低视力(low vision)的传统定义是指手术、药物或一般验光配镜无法改善的视功能障碍, 主要包括视力下降和视野缩小。双眼中好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3而等于或优于0.05者;双眼中好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05者称为盲。而新的定义是指患者即使经过治疗或标准的屈光矫正后仍有视功能损害,其视力小于0.3到光感,或视野半径小于10度, 但仍能应用或有潜力应用视力去做或准备做各项工作。 对于儿童,应强调近视力和功能视力即包括了对比敏感度、暗适应下降而致残的低视力。

目录

  1. 1 视力残疾标准

  2. 疾病的定义

  3. 视力残疾包括

  4. 疾病的分级

  5. 2 疾病的原因

  1. 3 疾病的特点

  2. 老年发病的特点

  3. 儿童发病的特点

  4. 4 疾病的检查

  5. 5 疾病诊断程序

  1. 6 疾病的保健

  2. 7 与助视器的关系

  3. 8 疾病康复程序

低视力视力残疾标准

低视力疾病的定义

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通过各种药物、手术及其它疗法而不能恢复视功能者(或暂时不能通过上述疗法恢复视功能者),以致不能进行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它活动。

低视力视力残疾包括

盲及低视力两类。

低视力疾病的分级

盲:

一级盲: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02;或视野半径小于5度。

二级盲: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02,而低于0.05;或视野半径小于10度。

低视力:

一级低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05,而低于0.1。

二级低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等于或优于0.1,而低于0.3。

列表如下:

低视力眼球低视力眼球

类别 级别 最佳矫正视力

盲 一级盲<0.02-无光感;或视野半径<5度

二级盲 ≥0.02-<0.05;或视野半径<10度

低视力 一级低视力 ≥0.05-0.1

二级低视力 ≥0.1-<0.3

《注》:

⒈盲或低视力均指双眼而言,若双眼视力不同,则以视力较好的一眼为准。

⒉如仅有一眼为盲或低视力,而另一眼的视力达到或优于0.3,则不属于视力残疾范围。

⒊最佳矫正视力是指以适当镜片矫正所能达到的最好视力,或以针孔镜所测得的视力。

⒋视野<5度或<10度者,不论其视力如何均属于盲。

低视力疾病的原因

首先,不同的年龄段人群中,导致低视力的原因有很大不同。根据国外的资料,在29岁以下人群中,先天性眼病占了病因的绝大多数,按顺序排列分别是先天性眼部结构缺损及眼球震颤先天性白内障、黄斑部营养障碍、先天性视神经萎缩、白化病、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晶体后纤维增生等;在30~59岁人群中,按顺序排列分别是视神经萎缩、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部营养障碍、近视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等;在大于60岁的人群中,则是老年性黄斑损害占了绝大多数,达50%以上,其次是青光眼、老年性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神经萎缩、近视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等。

如果不分年龄,根据中国的调查结果,占低视力病因第一位的是高度近视,第二位的是视神经萎缩,第三位的是先天性小角膜及小眼球,第四位的是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第五位的是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其次是黄斑变性、青光眼、先天性眼球震颤、老年性白内障及先天性白内障等。

低视力的病因? 常见低视力的病因

儿童:屈光不正和弱视、先天性、遗传性眼病如先天性白内障、角膜病视神经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老年:白内障、高度近视、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神经萎缩、还有青光眼、角膜病等

低视力疾病的特点

低视力老年发病的特点

心理上许多老年人视力逐渐降低,本人及其家属常认为是年老必然产生的现象,加上老年人无论在各种活动及社交上,均比一般人,特别是年轻人为少,缺乏康复要求的强烈愿望,对治疗及康复的要求不高甚至拒绝治疗与康复;生理上,不少患者除了是功能减退外,常伴有听力减弱,神经、呼吸及消化系统功能减退,还有全身性疾病如神经系统疾病、关节炎、心血管及呼吸道等严重疾患,老年人有时不太灵活,再接受检查及训练时易出现疲劳。

低视力儿童发病的特点

1虽然低视力儿童所得的眼病可能与成人一样,但结果可能完全不同,因为许多低视力或盲童可能仅有短暂的或根本无视觉经验,缺乏进一步建立视觉记忆的基础。

2、年幼儿童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有视觉缺陷,他们的活动范围受到明显的限制,这对患儿以后的发育讲产生深远的影响。另外,这些儿童由眼部及头部的先天异常造成外貌受损,如再有智力或肢体残疾,上述情况更加严重,因而会成为其他儿童嘲笑的对象。这样会使他们离群索居,精神苦闷,这对儿童心理及全面成长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3、有些儿童出生及为盲,经手术治疗后 ,他们常常不像预期那样即刻就有视力的恢复,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

4、儿童调节力较强,一般可保持8~10D甚或14D的调节力。

5、儿童与成人不同,他们往往能很自然的利用其残余视力。儿童对注视器的反应敏感,但如其对他们帮助不大,他们便会立即拒绝使用。

6、低视力儿童常合并其他生理缺陷,因此对他们的特殊教育与训练将是综合性的,比较复杂,花费也较高。

低视力疾病的检查

低视力检查的目的是设法使低视力患者能够充分利用残余视力,帮助低视力患者提高生存质量及增强独立生活的能力。

首先是询问一般眼科病史及治疗过程,如患者要求进一步治疗而又确定无法治疗者,应加以说明。这些患者多为新近发生视力损害,他们所考虑的是如何治疗,而不是使用助视器。对于有使用助视器经历的患者,要了解他们使用助视器的经验。对于先天性及遗传性眼病患者,要询问他们家族史,对患者的职业、生活和业余爱好、学习情况等也应了解,可以针对不同需要使用不同助视器。接下来就要进行视力的检查,视力检查分为远视力和近视力检查,由于低视力患者视力均在0.3以下,而普通国际标准视力表0.1、0.2行的视标很少,且间隔过大,所以最好选用每行有多个视标,且在0.1到0.2之间还有1~2行视标的视力表,如灯塔视力表。在近视力检查时则常用国际标准近视力表,但要记录眼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还要注意,检查低视力患者的视力时,除要左右眼分别检查外,还应检查双眼同时看时的视力。

儿童低视力的检查儿童低视力的检查

屈光检查方面,不能主观地断定患者视力“不能矫正”,因此对每一个低视力患者都必须进行常规的、细心的屈光检查,包括散瞳验光、角膜散光计检查等。

一般视力表的视标,都是黑白分明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常需分辨对比不强烈、浓淡不分明的物体,这就是对比敏感度的问题,对视力相同而对比敏感度不同的人来讲,在实际生活中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就要进行对比敏感度的检查,常用的如Arden图表等。同样,除了黑白分明的物体之外,物体的色彩也是辨认的一个重要因素,色觉是人的视功能的一部分,所以还要进行色觉的检查。

要完整地体现人的视功能,除了代表黄斑区功能的中心视力之外,就是代表整个视网膜功能的视野了,视野检查除了简便易用的Amsler's表外,传统的是动态视野检查法,现在则多用电脑控制的静态定量视野计。

此外,还有代表视觉最高层次的立体视觉的检查,可以采用立体视图、同视机立体画片等进行,但对于低视力患者来讲,往往没有立体视觉。

低视力疾病诊断程序

1) 查裸眼远近及矫正视力

2) 常规内外眼检查、常规验光

3) 视力≤0.3→验光→戴镜好眼视力≤0.3→初诊低视力→经手术、药物、弱视等治疗后好眼视力仍≤0.3→确诊低视力→低视力专科验配助视器及视功能康复训练

低视力疾病的保健

⒈功能性视力:为了有目的的行为而去使用的视力,或指再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包括阅读、移动、自助工作、游戏、职业工作或教育活动中为了有目的的行为而使用视力的方式;

⒉阅读帽:一种近用望远镜由一个非调焦望远镜,在其物镜上所加的一个正透镜叫阅读帽。

助视器:可以改善低视力患者活动能力的任何一种装置或设备;

⒋光学助视器:一种借光学性能的作用,以提高低视力患者视觉活动水平的设备或装置,可以是凸透镜、三棱镜或平面镜;

⒌非光学注视器:不通过光学系统的放大作用,而是通过改善周围环境的状况来增强视功能的各种设备或装置,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与各种光学助视器联合应用;

⒍投影放大作用:即把目标放大投射到屏幕上,如电影、幻灯片以及闭路电视等,都称为投影放大,也是一种线性放大作用,投影放大作用=投影像大小(cm)/目标大小(cm);

⒎角放大作用:指物体通过光学系统后视网膜成像大小,与不通过光学系统视网膜成像大小之比;

⒏相对距离放大:也叫移近放大作用,即将目标例如书本向眼前移近而产生放大作用;

⒐相对体积放大:在相对提及放大作用中,是目标实际的体积或大小增大了。

低视力与助视器的关系

什么是助视器? 能改善或提高低视力患者视觉及活动能力的任何一种装置或设备。50~70%低视力患者可依靠助视器提高视力,这是低视力患者视觉康复的最后机会。

助视器是为了扩大人眼视觉能力。正是因为通过手术、药物治疗和常规屈光矫正都无法改善视力、视野和对比敏感度下降时才使用助视器,世界科联(北京)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北京助视器研究与开发网)主要致力协助视障朋友藉由辅具的使用,让低视力患者重建生活的自信及自尊。使用助视器时眼睛所看到的实际上是物体通过光学系统所成的像:这个像对人眼 所张的视角应大于用人眼直接观察的视角,也就是通过光学原理:将景物放大;从而使眼睛的视角增大,虽然助视器的结构、形状、指标有很多种,但在使用上可分为近用助视器和远用助视器两种,都是光学眼镜

低视力疾病康复程序

1) 原发病的治疗—药物,手术,屈光矫正,弱视治疗

2) 助视器的验配

3) 助视器的使用训练 在没有经过严格及科学的训练之前,患者对助视器不乐意接受,因此我们工作的重点是:既要向患者介绍各种助视器的功用、优缺点,更要为他们选配适合的助视器及安排相应的使用技巧训练。

4) 功能性视力的训练

5) 心理康复